蓝山山脉位于悉尼以西65公里处,是新南威尔士州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。蓝山为由一系列高原和山脉的总称,由于山上生长着不少桉树,树叶释放的气体聚集在山间,形成一层蓝色的薄雾,蓝山因此得名。蓝山山脉国家公园占地近2,000平方千米,以格罗斯河谷为中心,峰峦陡峭,涧谷深邃。大蓝山地区于2000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。
蓝山由三叠纪块状坚固砂岩积累而成,怪石林立。其中,三姐妹峰耸立在卡通巴镇附近的杰米逊(Jamison Valley)峡谷之畔,名为梅妮(Meehni)、温拉(Wimlah)及岗内杜(Gunnedoo)。历经数千年以上的风化过程,三姐妹峰的高度分别达到922米,918为和906米。据原著民传说,三位姐妹出生在卡通巴部落,很不幸的是他们三人同时爱上了山下尼平恩(Nepean)族兄弟三人。这是有违异族缩怨与规矩,不被父辈首肯,后来因为他们的恋情而引爆了两族的战争。当时有一位巫师为了保护三姐妹免受战争的威胁就把她们变成石头。然而最后巫师却战死,剩下守山谷的三姐妹岩,因此三姐妹岩成了蓝山最闻名的名胜。
我们到达回音角时,已是下午4点半了。这里山势险峻,对于三姐妹峰,只能在回音角的观景平台上远观。因上午下过雨,天上还乌云密布的,不见太阳。我们就在回音角的观景平台上,将阴天的三姐妹峰拍了下来。只见三姊妹峰的黄褐色崖头,三个相依在一起,造型颇为生动。
拍了一会儿照,我们又走到回音角的一边的步道上,沿着巨人阶梯(Giant Stairway)」向下步行。下行了几十步,经过一短的吊桥,来三姐妹峰之一的梅妮峰的肩上,对这个岩石峰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。这里地势险要,也是观景的好去处。在这里,可观看对面的群山,其上部黄褐色的岩壁清晰可见,如一条,坦然舒展着。
巨人阶梯,是由超过 800 级台阶组成的。沿着步道继续下行,可将游人带至三姐妹峰的山脚,来到峡谷底。我们又朝下步行了近100步,因天色渐晚,就不敢继续下行了。于是,又回到了回音角的观景平台上。此时,天已展开,云层已开始部分散去。东方的天边,露出了蓝色的天空;西方的天边,露出了西下的夕阳。只见,三姐妹峰那黄褐色的崖头,在夕照下格外的醒目。而在三姐妹峰背后,远山上卧龙脊背般的岩壁,也十分的显著。此时,拍下的三姐妹峰照片,也是特别的漂亮。
居士除了用单反机拍常规尺寸的照片外,也利用Iphone 6s手机的全景拍照功能拍下了几张全景图,图中包括三姐妹峰、Solitary山和Narrowneck高地及它们下面的杰米逊峡谷。在照片中,除了峡谷林区中的郁郁葱葱外,整个远山看上呈现出蓝色的一片。真是名符其实的蓝山。
等到整个夕阳落山后,再看三姐妹峰,又是一番味道。在西边晚霞的余辉下,三姐妹峰那黄褐色的崖头,还是那么的明显。在其背远山蓝色上面,东方天边,呈现出橙红色的霞晕。这种美景,让人心醉。
看完三姐妹峰后,天色已暗了下来。我们就离开了回音角,去了卡通巴镇上的一座比较古典的酒吧。在那里,在钢琴师的伴奏声中,品咖啡,吃晚餐。晚餐后,走出酒吧,只见满天繁星。
这晚没有月亮,只有星星,银河也很明显,白白的一条。我们原想返回到回音角的观景平台上去看星星。
谁知,观景平台上还有许多的人。原来,一只大大的探照灯正照在三姐妹峰上,吸得游人还来观看。夜空下,这种泛光照明,也会让三姐妹峰展现绚丽夺目的万种风情。我用手机又拍了两张灯光下的三姐妹峰照片。
想到这里是回音角,于是趁着天黑、别人看不见,对着对面的山壁,大声喊了几下:哈罗!嗨!对面还真的传来了弱弱的回音。据说,沿着步道往峡谷下面走到一处地方,在那里喊,回音效果特别明显。
总之,这就是那天本居士拍摄三姐妹峰的过程。其实,三姐妹峰的景色会随着时间与季节变换而有所不同。特别是夕阳下的景观更为漂亮,人们能尽情欣赏西边照射来的阳光为三姐妹打扮的绰约风姿。
这里,附上居士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拍的三姐妹峰照片,与读者分享。
评论